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肥老太/亚洲免费一区/A片网址免费 - 国产精品冷s系列在线观看

新聞動態
全市建筑工程管理暨勘察設計工作會議召開
時間:2012/7/10 15:11:22  |  來源:本站  |  點擊數:3537  |  字體大小:
    7月7日上午,全市建筑工程管理暨勘察設計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鄭曉明主持,副市長陳湘安出席會議并講話,泰山景區管委會主任、市建委黨委書記李際山,市建委主任張廣銀、總工程師李松林、副調研員李紹金出席會議。
張廣銀同志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我市近年來建筑工程管理及勘察設計工作,部署了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近年來,全市建筑工程管理暨勘察設計工作取得了新成績,為改善城鄉面貌、優化人居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提質增效,行業實力穩步提升。2011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50億元;實現增加值68億元;實現利潤19.5億元;交納稅金11.1億元;全市46家勘察設計單位實現產值5.4億元。二是強化監管,市場秩序規范有序。項目法人負責制、施工圖審查等法定程序和制度得到較好落實。項目進場交易率、公開招標率在全省處于較高水平。深化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維護了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三是精細管理,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健全了質量保證體系和崗位責任制,將質量管理貫穿到工程建設全過程,建設部推廣的l0項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四是嚴格標準,建筑節能卓有成效。節能初審通過率達到了99%以上。全市累計建設節能建筑2100萬平方米,節能標準執行率達98%以上。五是加強整治,安全形勢保持穩定。自2008年以來,全市共創建“全國建設工程項目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4個,各類省市級安全文明工地、小區665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穩中有升。六是多措并舉,發展環境更加和諧。抓好勞保費收繳管理,完善行業保障體系,勞保金收繳額逐年提高,深入開展建設領域“雙清”工作,解決了建筑企業職工的后顧之憂。
會議強調,今后一段時期,全市建筑工程管理暨勘察設計工作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十次黨代會精神,以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幸福泰安為目標,以建設人文生態泰城為主題,以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為主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狠抓管理制度的落實,積極培育更加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努力推動建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推進企業改革與行業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確保建筑工程管理和勘察設計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為此,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設計創優。突出勘察設計工作的全局性、超前性、特****、景觀性、精細性、創新性,使設計工作服務于全市建設大局,體現城市發展戰略,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二是落實主體責任。堅持“五個不動搖”:建設單位第一責任人不動搖、總包單位負總責不動搖總責,勘察設計單位的先導作用不動搖、圖審和檢測制度的把關作用不動搖、監理單位的過程控制作用不動搖。三是加強依法監管。嚴格落實《關于切實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將各類建設活動依法納入建設主管部門的統一監管。加大施工圖審查機構監管力度,凡是不按規定辦理招投標手續的勘察項目,合同備案,勘察報告不予受理,且不得通過審查。四是推進建筑節能。不符合節能設計標準的不予審批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不按節能設計施工的不予驗收,不能參加各類評優。五是深化專項活動。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專項活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活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建筑渣土專項整治活動、建筑企業勞保金管理專項整治活動。六是加強人才培養。推動勘察設計領軍人物建設,加快培養質量安全管理專業人才和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重點加強對勞務隊伍的培訓,推動農民工向產業技術工人轉變。
陳市長在講話中深刻闡述了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勘察設計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出要充分認識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落實好政府的各項調控政策,引導城市建設步入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充分認識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促進建筑業更好地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充分認識建筑業、勘察設計業從業人員在城市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做好清理拖欠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工作,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加強職工養老保障金的收繳和管理。
陳市長強調,推進建筑工程管理暨勘察設計工作應把握好四個原則:低碳發展的原則、創新驅動的原則、以人文本的原則、品牌經營的原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精品設計。提高城市建設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水準。特別是突出對建筑外裝修的管理,充分考慮空調機、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力求優美創新。二是堅持質量第一。把好工程建設的各個關口。重點抓好保障房和村鎮工程的質量監管,確保交付質量放心、居住滿意的住房。三是確保安全生產。以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為突破口,狠抓源頭監管,整改事故隱患,推動建筑業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四是加強規范管理。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切實杜絕規避監管,實施區域封閉管理的問題。從體制機制入手,健全完善信用管理和失信懲戒辦法,促進建筑企業規范管理、誠信守法。